引言
从本篇文章开始,我们将介绍 Java AQS 的实现方式,本文先介绍 AQS 的内部数据是如何组织的,后面的文章中再分别介绍 AQS 的各个部门实现。所有关于 Java 并发的文章均收录于<Java并发系列文章>。
AQS
通过前面的介绍,大家一定看出来了,上述的各种类型的锁和一些线程控制接口(CountDownLatch 等),最终都是通过 AQS 来实现的,不同之处只在于 tryAcquire 等抽象函数如何实现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AQS(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) 这个基类设计的真的很不错,能够包容各种同步控制方案,并提供了必须的下层依赖:比如阻塞,队列等。接下来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。
内部数据
AQS 顾名思义,就是通过队列来组织修改互斥资源的请求。当这个资源空闲时间,那么修改请求可以直接进行,而当这个资源处于锁定状态时,就需要等待,AQS 会将所有等待的请求维护在一个类似于 CLH 的队列中。CLH:Craig、Landin and Hagersten队列,是单向链表,AQS中的队列是CLH变体的虚拟双向队列(FIFO),AQS是通过将每条请求共享资源的线程封装成一个节点来实现锁的分配。主要原理图如下:
图中的 state 是一个用 volatile 修饰的 int 变量,它的使用都是通过 CAS 来进行的,而 FIFO 队列完成请求排队的工作,队列的操作也是通过 CAS 来进行的,正因如此该队列的操作才能达到理想的性能要求。
通过 CAS 修改 state 比较容易,大家应该都能理解,但是如果要通过 CAS 维护一个双向队列要怎么做呢?这里我们看一下 AQS 中 CLH 队列的实现。在 AQS 中有两个指针一个指针指向了队列头,一个指向了队列尾。它们都是懒初始化的,也就是说最初都为null。
1 | /** |
队列中的每个节点,都是一个 Node 实例,该实例的第一个关键字段是 waitState,它表述了当前节点所处的状态,通过 CAS 进行修改:
- SIGNAL:表示当前节点承担唤醒后继节点的责任
- CANCELLED:表示当前节点已经超时或者被打断
- CONDITION:表示当前节点正在 Condition 上等待(通过锁可以创建 Condition 对象)
- PROPAGATE:只会设置在 head 节点上,用于表明释放共享锁时,需要将这个行为传播到其他节点上,这个我们稍后详细介绍。
1 | static final class Node { |
因为是双向队列,所以 Node 实例中势必有 prev 和 next 指针,此外 Node 中还会保存与其对应的线程。最后是 nextWaiter,当一个节点对应了共享请求时,nextWaiter 指向了 Node. SHARED 而当一个节点是排他请求时,nextWaiter 默认指向了 Node. EXCLUSIVE 也就是 null。我们知道 AQS 也提供了 Condition 功能,该功能就是通过 nextWaiter 来维护在 Condition 上等待的线程。也就是说这里的 nextWaiter 在锁的实现部分中,扮演者共享锁和排它锁的标志位,而在条件等待队列中,充当链表的 next 指针。
同步队列
接下来,我们由最常见的入队操作出发,介绍 AQS 框架的实现与使用。从下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到入队操作支持两种模式,一种是排他模式,一种是共享模式,分别对应了排它锁场景和共享锁场景。
- 当任意一种请求,要入队时,先会构建一个 Node 实例,然后获取当前 AQS 队列的尾结点,如果尾结点为空,就是说队列还没初始化,初始化过程在后面 enq 函数中实现
- 这里我们先看初始化之后的情况,即 tail != null,先将当前 Node 的前向指针 prev 更新,然后通过 CAS 将尾结点修改为当前 Node,修改成功时,再更新前一个节点的后向指针 next,因为只有修改尾指针过程是原子的,所以这里会出现新插入一个节点时,之前的尾节点 previousTail 的 next 指针为null的情况,也就是说会存在短暂的正向指针和反向指针不同步的情况,不过在后面的介绍中,你会发现 AQS 很完备地避开了这种不同步带来的风险(通过从后往前遍历)
- 如果上述操作成功,则当前线程已经进入同步队列,否则,可能存在多个线程的竞争,其他线程设置尾结点成功了,而当前线程失败了,这时候会和尾结点未初始化一样进入 enq 函数中。
1 | /** |
正常通过 CAS 修改数据都会在一个循环中进行,而这里的 addWaiter 只是在一个 if 中进行,这是为什么呢?实际上,大家看到的 addWaiter 的这部分 CAS 过程是一个快速执行线,在没有竞争时,这种方式能省略不少判断过程。当发生竞争时,会进入 enq 函数中,那里才是循环 CAS 的地方。
- 整个 enq 的工作在一个循环中进行
- 先会检查是否未进行初始化,是的话,就设置一个虚拟节点 Node 作为 head 和 tail,也就是说同步队列的第一个节点并不保存实际数据,只是一个保存指针的地方
- 初始化完成后,通过 CAS 修改尾节点,直到修改成功为止,最后修复后向指针
1 | /** |
参考内容
[1] linux 2.6 互斥锁的实现-源码分析
[2] 深入解析条件变量(condition variables)
[3] Linux下Condition Vairable和Mutext合用的小细节
[4] 从ReentrantLock的实现看AQS的原理及应用
[5] 不可不说的Java“锁”事
[6] 从源码层面解析yield、sleep、wait、park
[7] LockSupport中的park与unpark原理
[8] Thread.sleep、Object.wait、LockSupport.park 区别
[9] 从AQS到futex-二-JVM的Thread和Parker
[10] Java的LockSupport.park()实现分析
[11] JVM源码分析之Object.wait/notify实现
[12] Java线程源码解析之interrupt
[13] Thread.interrupt()相关源码分析
[14] Java CAS 原理剖析
[15] 源码解析 Java 的 compareAndSwapObject 到底比较的是什么
[16] 《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》
[17] 《实战 Java 高并发程序设计》
[18] volatile关键字深入学习
[19] 为什么Netty的FastThreadLocal速度快
[20] 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实现原理
[21] 深入理解Java线程池:ThreadPoolExecutor
[22] ConcurrentHashMap 详解一
[23] ConcurrentHashMap 详解二
[24] JUC中Atomic class之lazySet的一点疑惑
[25] The JSR-133 Cookbook for Compiler Writers
[26] 就是要你懂Java中volatile关键字实现原理